
全国服务热线
防爆墙日常维护的核心是“防微杜渐”,需聚焦“易损部位、隐性风险、环境适配”三个关键细节,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影响防爆性能的大隐患。
一、重点关注易损部位的精细化维护
日常维护需优先检查高频损耗、直接影响防爆性能的部位,避免遗漏关键细节:
连接部件需逐个排查,不仅要检查螺栓、铆钉是否松动,还要用扭矩扳手确认紧固力矩是否符合设计值(如M10螺栓通常需25-30N・m),同时1、在螺纹处涂抹防锈脂,防止潮湿环境下锈蚀卡涩。
2、密封节点需定期补护,墙体与地面、屋顶的衔接处,以及观察窗、管线开孔的密封胶,若出现开裂、收缩或老化,需立即清除旧胶并重新打胶,选用与防爆墙材质兼容的耐高温、抗腐蚀密封胶(如硅酮类防爆密封胶)。
3、板材边缘与拼接处需细致检查,重点查看非金属板材(如纤维水泥板)是否因温湿度变化出现翘曲,金属板材拼接处的防滑垫是否脱落,若有则及时更换或加装,避免拼接处因摩擦松动。
二、警惕隐性风险的预防性维护
部分隐患无法通过肉眼直接判断,需通过针对性措施提前防控:
1、定期清除墙体周边堆积物,严禁在防爆墙1米范围内堆放易燃、易爆物品或重型设备,避免长期挤压导致墙体变形,同时防止堆积物遮挡墙体,影响对表面腐蚀、裂缝的观察。
2、对金属材质防爆墙,每季度需在隐蔽部位(如板材背面、连接部件内侧)抽样检查锈蚀情况,可使用磁性测厚仪检测防腐涂层厚度,若厚度低于设计值的80%,需及时补涂防腐涂料。
3、避免擅自改造墙体结构,若需新增管线或开孔,必须先确认改造方案是否符合防爆设计规范,改造后需对开孔处做防爆密封处理,并记录改造位置,便于后续维护跟踪。
三、结合使用环境的针对性维护
不同环境下的防爆墙,维护重点需差异化调整,避免“一刀切”:
1、高湿/腐蚀性环境(如化工车间、污水站):每月需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墙体表面,去除腐蚀性残留物;每3个月检查墙体底部与地面接触部位,若出现返潮、腐蚀,需加装防腐踢脚线或垫高墙体底部。
2、高温环境(如锅炉房、烘干车间):每2个月检查墙体表面涂层的耐高温性能,若出现起皮、变色,需更换为耐高温防爆涂层;同时检查连接部件的热胀冷缩情况,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螺栓松动。
3、室外露天环境:需重点维护墙体顶部的防雨措施,如检查防雨棚是否破损、墙体顶部密封胶是否老化,防止雨水渗入墙体内部,导致金属部件锈蚀或非金属部件受潮霉变。
四、维护记录与周期管理细节
规范的记录和周期管理,是确保维护有效性的关键:
1、每次维护后需详细记录维护日期、维护内容、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结果,标注下次维护时间,形成“维护档案”,便于追溯墙体状态变化。
2、严格遵循维护周期,即使外观无明显问题,也需按“普通环境12个月、特殊环境6个月”的基础周期执行维护,不可因“看似完好”而延长周期。
